
台灣過去曾經被兩個外來者「殖民」統治,史稱荷蘭西班牙時代(1624~1662)和日本時代(1895~1945),日本時代之後則稱為戰後的台灣,是個「過客」統治時代。
戰後的台灣..被來自於中國的國民(黨)政府短暫接收(1945~1949),期間還發生「228大屠殺事件」(註), 不止讓台灣大部份菁英份子一夕間人間蒸發,更讓台灣人爾後好幾十年不敢聞問政治二字。接著國共內戰失利,國民(黨)政府又於1949年「轉進(敗逃)」台 灣,並將其政府遷到台灣,讓台灣又開始進入被另一個國民(黨)政權長期統治的時代。..雖然2000~2008台灣曾經被民進黨在中華民國體制下,陰錯陽 差統治了8年-『凸槌的歷史』(註)。
國民(黨)政府剛開始時,由於強調的是要「光復大陸」,是以,台灣只是被他們做為反攻大陸的「基地」看待,"過客"性質非常顯明(例如兩蔣遺體遲未落 土)。即使1958年10月蔣中正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共同發表聯合公報,在美方壓力下..不得不將反攻大陸由原先「軍事第一」的武力反攻,轉變成為「主義 為前鋒,武力為後盾」的政治反攻。承諾不再以外島作為武力反攻的基地,強調反攻的基地在大陸民心;也就是從主動地「反攻引發抗暴」,轉變為被動地等待大陸 民眾發起抗暴運動,再行支援的「反攻回應抗暴」。(大紀元)
但看現在國共和解,強調的卻是「終極統一」共識。所以..在「統一」口號下,看過去視共產黨為世仇的國民(黨)政府退役將士,現在會帶著錢財回歸中國(註);甚至還有退役將領宣稱「國軍」、「共軍」都是「中國軍」,國軍共軍雖然理念不同,但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統一,目標是完全一致的。(註)..
依某周刊報導,2005年四月,前行政院長郝柏村還傳出有意購買「中國蘇州湖濱花園大廈」當作退休宅第,所以特地請了退役上將、前警備司令部總司令周仲南將軍前往蘇州,代為考察實況,以備隱居終老之需。(註)..台灣一時反形同是他們"過客"下的臨時居所般?..
只是..到底"殖民者"與"過客"統治有何差別?
雖然"殖民者"與"過客"過去對台灣的各方面建設與作為,都建立在有利於他們母國(指荷蘭東印度公司或日本)或母黨(指國民黨),以及有利於他們統治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..兩個基礎上,但事實上,"殖民者"與"過客"兩者仍然有很大差別..尤其是在態度上。
反正是一言難盡...看到網友貼圖,以台灣目前的道路(包括人行道)品質其爛無比,若跟80年前做比較,揶揄..不知道到底是誰光復了台灣?..難怪前陣子台北會出現冒著生命危險..「遺囑都寫好了」的「鋪路姊」(註)?難不成這也是"殖民者"與"過客"的差別之一?
如果台灣歷史是一部多元的歷史,歷經荷西時代(1624~1662)、明鄭時代(1662~1683)、清朝時代(1683~1895)、日本時代 (1895~1945),以及戰後的國民(黨)政府統治時代,真不知未來台灣(人)又要經歷哪個外來政權的繼續統治?..果真是台灣人的悲哀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